白內障手術風險? 該怎麼選擇人工選晶體 Feat.黃奕修醫師|主持人洪素卿|【健康早知道】EP.16 面對白內障
黃奕修 醫師 |
2025/03/12
# 白內障手術的挑戰與考量
本次討論由黃奕修醫師主講,他擁有多年的臨床經驗,專精於黃斑部病變與白內障治療。他強調,白內障手術雖然已成為成熟的醫療程序,但仍需謹慎考量患者的個別需求與潛在風險。醫師指出,選擇合適的人工水晶體至關重要,因為一旦植入後難以更換,且可能影響視力的整體表現。透過詳細的事前溝通與評估,醫師旨在幫助患者了解手術的必要性及其可能的後續影響。
AI 摘要
白內障手術的不可逆性
醫師強調,選擇適合的人工水晶體是白內障手術中最關鍵的步驟之一。一旦水晶體植入後,無法進行更換,這對患者的視力及眼睛健康可能造成重大影響。這意味著患者需要在手術前仔細考慮自己的選擇,因為不當的決策會導致長期的不適與視力問題。
高度近視與白內障的關聯
在台灣,高度近視人口比例高達600度以上,這使得白內障的發生率也相對提高。醫師指出,近視不僅是視力問題,還可能導致其他併發症,包括黃斑病變等,這進一步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。因此,對於高度近視患者,白內障手術的時機與方式都需特別謹慎。
手術後的視力差異問題
醫師提到,白內障手術後,可能會因為兩隻眼睛的度數不同而造成視差,這在臨床上非常常見。例如,若一隻眼睛手術後恢復至0度,而另一隻眼睛仍然保持600度,患者將面臨視覺不適與頭暈等問題。這突顯了手術前必須進行充分的溝通與評估,以制定最合適的治療計劃。
手術風險的多樣性
雖然白內障手術被認為是相對安全的程序,但仍存在如感染、出血等風險。醫師強調,術後的感染尤其需要警惕,因為眼睛的免疫系統相對脆弱,任何細菌的入侵都可能導致嚴重後果。這使得術後的護理與隨訪變得非常重要。
新型水晶體的選擇與影響
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,新型的延焦水晶體受到越來越多患者的青睞。這種設計能夠減少眩光並改善遠近視力的適應性,但醫師提醒,選擇水晶體時需根據每位患者的需求進行評估,因為不同水晶體的效果與舒適度有所差異。
持續的患者教育與溝通
醫師強調,對患者進行充分的教育與溝通是白內障手術成功的關鍵。患者應該了解所有選擇及其潛在風險,以便在手術前做出明智的決策。這不僅能減少手術後的焦慮,也能提高患者的滿意度和生活品質。